《族谱研究》读后感800字 -尊龙凯时平台登录

引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说,首要的不是判定文献的真伪,而是确定理解的结构。115页说的好——族谱是一种政治的宣示,建构了成员的身份和关系。

对于讨论族谱地域差异的问题,多贺秋五郎的中国宗谱之研究上下卷便指出,相比于中心地区族谱扩展和受儒教和士大夫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,与当地的区域社会环境相结合,利用社会资源的因素更强大,这就是我总结的接地气的性质。

这位日本学者早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,就对3300多种中国族谱进行系统编目整理。分成了华中谱,华南谱,华北谱,东北谱四大类,又将朝鲜,琉球,越南等地的族谱称为东亚谱。

光有赫赫光勋,不能够很好的接地气,也是不能使宗族文化生长出来的。那些接地气的甚至不惜虚构自己的祖先,使我们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困惑,并在文本分析中认为不可靠。

《》.jpg

例如41页常建华的文章就说,在元代族谱当中伪冒问题是普遍存在的。经历过大乱,宗族有所迁徙和流变,当然必须重新补上这个记忆,那么因为必要和不必要,就产生了这样的山寨问题。特别是它遍体开花以后,就没有那么多道德负担了。另外他们对欧、苏谱的评价是隘与薄!

还有一些家族,把族人世系画在纸上或者布帛上,有祖图,影图,祖宗画,神轴子和布谱,还有像象赞,墓碑,墓志铭,祭祖簿,坟谱,添丁簿,新婚簿等等产物。

对于失真的情况,63页谈到了明清民国的徽州族谱的情况。这种当时普遍存在的通病,明代初年的胡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,说他们铺张夸张。于是我们今天看到普遍存在的牵强附会,攀附名人和富贵,以及故意涂改甚至公然伪造家谱的情况。所以也有一些大族站出来主张打假,并制定严格的修谱原则。

99页,刘永华先生的文章也特别重要,他采访了闽西地区的修谱活动,还有游谱和祭祀等等现象,是厦门大学教授。

刚才谈了很多宗族活动中合力的问题,那么它还有一个就是战斗的问题。如何看待宗族争夺的消极力量?

书的最后附了两篇好文章。一是在明清宗族继承式,依附式,合同式三种形态中,庆源詹和庐源詹(詹天佑)抢宗子,这个斗争持续了两三百年,指责对方是欺祖和颠倒弟兄等等。

后一篇文章更厉害,370页写清华胡氏三派的争执,从明代景泰年间一直持续到民国,共有近500年。过去说修宗谱能够和睦宗族,但这里却起到了反效果。

《《族谱研究》读后感800字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导出文档
复制全文
导出文档

1:养家之人观后感600字初中

2:天堂回信观后感600字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