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清社会史论》读后感1500字 -尊龙凯时平台登录

一、社会是否存在等级?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已有共识。无论是儒是法,抑或具有平民色彩的墨子、道家鼻祖的老庄,都认可社会有等级之分。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更是公然成为后世朝野两界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则,“将相宁有种乎”这一愤慨之言中就包含着社会阶层流动的内核。士、农、工、商不仅把人分为四类,而是明确地分为四等。士居于首,就是前面所说的“劳心者”,农是国家的根本,工不甚发达,商人阶层的经济状况未必很差但社会地位却排在最后,盖因其并不创造价值,在重农思想厚重的中国古代,这一点也不奇怪。

《明清社会史论》.jpg

这些都是柯炳棣先生在此书开头告诉我们的。

二、社会等级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?在一代之间有无可能改变身份?代际之间身份是否可以传承?这是此书的重点内容,着重于明清两代回答这个问题。

前三章作者集中论证:第一,社会等级是流动的,在士与其他等级之间存在着改变身份的通道。第二,既有可能从下向上流动,也有可能从上向下流动。向上流动的通道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科举考试,还有一个是纳捐买官,前者渊源甚早,后者则是从明中期才肇始的一种方式并延续到清代。为什么会有向下流动?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政治制度,对袭荫有严格规定,不允许无条件地继承父辈的官僚士子地位,如果后辈不能用功读书而是一味地纨绔,家道中落就不是小概率事件;另一个原因与传统社会规则有关,分家要析产,即使原本堪称富家但几个兄弟一分就变成了中等,于是没有财力纳捐,甚至不能支撑长期读书所必须的花销。

三、追究发生这一切背后的原因以及延申效应,可以讲很多故事。

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科举制度以及背后的教育制度。科举制度本身也是分等级的。我们不能光盯着处于顶端的状元和及甲进士,那是很少的一小群,下面还有大量初级、中级功名,比如各色生员,同样可以取得官家身份。反过来,为了达于科举金字塔的顶端,必须构筑起庞大的基础,所以围绕读书形成了教育体系。一方面是针对已有初级功名者,帮助他继续进阶,这些事主要由官学来做;同时还有基础教育,社学、私立书院则承担了这些功能。所以,教育也是一个有等级分工的体系。

围绕科举制度,还有其他匹配性因素。比如,读书成就功名,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情,而且是家族、地方共同的事情,所以,围绕应试有各种社区援助机制,有宗族制度的保障支持。因为读书和应试,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印书业,尤其是应试材料的刊印,相当于出现了“产业链”效应。朝廷会对各个地区分配进士名额,由此引发区域间的公平问题以及考生质量的可比性,同时导致出现了跨藉考试现象,也就是现在做说的考试移民。

最后,从宏观看还有一些因素不可小觑,一个是战争与灾祸,一个是人口的增长以及背后的经济繁荣程度。明清更替、太平天国,都是出现社会大变革的重要时期。作文www.yuananren.com自宋以来经济与人口逐步南迁,是决定明清时期江浙等省一直居于全国科举前列的基本背景。清朝前期对台关系和海禁,导致对外贸易中心从福建转移到广州,福建原本在科场上的优异表现因此受到直接影响。

三、此书甚好。家里的历史专业人士说,何炳棣一辈子研究做了三件事:一个是搞清楚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(《明初已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》),一个是搞清楚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地(《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》),还有一个就是搞清楚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制度效率怎么样(就是本书),三件大事哪个都可以吹一辈子。

但是,此书内容与书名似乎有些不匹配。说是《明清社会史论》,但实际上核心就是科举考试。尽管社会分层是士农工商,但焦点对象就是与科举有关的“士”,所涉社会流动也仅限于士这个阶层的进与出,所以我说应该改名《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史论》更加合适。

此书可读性很强,语言简练、典雅但不晦涩,也不装腔作势。我觉得其中功劳除了作者本人之外,一小半应归功于中文译者徐泓,台湾学者。此书写于上世纪60年代,台湾繁体字版是2013年出版,大陆简体版则更晚,2019年。我看的这一本是繁体字版,尽管是数十年前的作品,读起来却非常享受,一点儿没有时代隔膜。

还有,此书对史料有很多讨论,从各路史料中扒出来的东西,形成了很多数字。这对于我这个做政府统计数字的人来说,可谓多了一些吸引力。

《《明清社会史论》读后感1500字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导出文档
复制全文
导出文档

上一篇:《全部成为f》读后感400字

下一篇:《共情式沟通》读后感800字

网站地图